長期以來,美國都希望將本國的大米出口到中國。在經過十多年溝通后,中國終于在2017年對美國大米“開了綠燈”,但由于國際環境發生變化,美國的大米遲遲未能順利輸華。如今,美國終于盼來了這一天——首批美國大米已抵達中國廈門并完成清關。
據環球時報報道,作為全球四大糧商之一,ADM亞太區總裁劉宇翔表示,美國首次出口到中國的大米已抵達廈門并完成清關。據悉,首批進口到中國的大米來自美國加州,ADM作為供應商前期已在深圳、上海及其他主要城市舉辦了多場大米推介會。
為了加速進軍中國大米市場,ADM近期將與經銷商為首批美國大米舉辦一個小型試銷會。劉宇翔指出,美國大米將補充中國市場,為民眾提供更多元化的口味選擇,一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,相信將會通過貿易的方式暢銷起來。
此前,由于兩國大米標準不同,美國大米未能滿足對中國市場出口的要求,比如美國沒有對大米制定鎘、砷含量的標準,而這兩種元素在中國都有相關標準。不過,隨著雙方就大米輸華的檢驗檢疫要求達成了一致,這一問題迎刃而解。2018年12月27日,中國正式發布公告稱,允許美國大米輸華。
對于遠洋的美國大米,想必大多數人會感到陌生,也更好奇價格如何?據了解,由于社會的多元化族群影響,美國市場上的大米種類非常多,既有符合印度裔口味的細長粒的大米,也有顆粒飽滿、口感像中國東北的大米。
至于價格,根據美國農業部10月份的數據顯示,美國長粒成品米出口報價約為每噸625美元(約4135元人民幣)。換算下來,成本每斤為2元左右。即使考慮加入經銷商加價及物流成本等中間環節,相對來說,預料美國大米的終端零售價格也不算太貴。
看上去,美國大米價格甚至比國內的一些大米還具有競爭力,這對中國大米是否會帶來影響呢?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和消費國。根據美國官方估算,2020年中國消費1.46億噸大米,但進口的大米只有254.6萬噸。換言之,中國大米主要依靠自給自足,國外大米很難對中國本地大米帶來實質影響。而且,美國大米的年產量在700萬噸左右,出口的數量有限。
對于美國大米出口商而言,進入中國市場也不容易,還需要面對來自越南、泰國、巴基斯坦等國大米的激烈競爭,尤其是越南大米。數據顯示,今年1-9月,越南對中國大米出口量猛增,達到53.6萬噸,同比暴增82.5%。而美國的大米價格競爭優勢并不比這些國家強。
有業內人士認為,農產品是兩國很重要的合作領域,允許美國大米輸華更大的意義在于,中國在信守承諾、履行協議,為推動雙方在經貿領域達成更多的共識開辟一個較好的先例。盡管中國在增加進口美農產品,但也會采取相關政策,“始終將飯碗端在自己手里”,保證中國糧食安全與農業安全。
文 | 鐘志生 題 | 曾藝 圖 | 饒建寧 審 | 劉蘇林
請進入微信公眾號
IGO世界糧油展
閱讀更精彩!
版權與免責聲明:
本網站“行業資訊”板塊所刊登文章,若無特別版權聲明,均來自網絡轉載;
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,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;
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。
聯系電話:18011840036;郵箱:499708785@qq.com
廣 州
廣交會展館
2022
12.6-8
第12屆廣州國際糧油機械
及包裝設備展覽會
The 12nd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Grain and Oil
Machineryand Packaging Equipment Exp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