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已經進入8月份,時間過的很快,都已經立秋了,時間過的很快,一眨眼就會進入到秋糧上市的階段,而從現在一直到年底,咱們也要面臨2個比較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領糧補和賣糧,價格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咱們一整年的收入。
其實如果你仔細回顧一下,對于農業扶持的政策是經常變化的,就拿玉米、大豆來說,從取消臨儲收購,變為目標價格補貼,隨后升級為生產者補貼,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符合現在的農業發展進程,以及更加的精準能夠讓真正種糧的農民獲得實惠。
從2020年開始,玉米、大豆、水稻進入了新的調整期,糧補、糧價也勢必會發生變化,未來3年,到底是漲還是跌?今天芮大叔跟你好好聊聊這個事。
近日,在新發布的公開消息當中,其中提及對于玉米、大豆、水稻三大主糧作物的未來3年糧補不變的要求:
芮大叔說:具體是啥意思呢?其實就是補貼面積劃定了一個最高上限,舉個例子,玉米補貼的總面積就1000萬畝,而實際上種了1200萬畝,那多余的200萬畝就沒有補貼,但是種植面積是多的,平攤到每畝的金額就會少。
總之一句話,超過限定補貼面積越多,糧補金額越低,低于限定面積,糧補就會高!
同時通過對于調控的調整,也能看出來三大作物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,尤其糧補、糧價預判方面,可以斷定,未來3年,玉米、大豆、水稻糧補、糧價方面,將會有重要的變化!
玉米糧補設定的最高上限面積是2014年,經過重新測算后,為22257萬畝,而實際上2019年東北四省區的玉米總種植面積為21000萬畝,而今年預估不但沒有提升,可能還會有小幅下降,這也就意味著有1257萬畝的增長空間。
實際種植面積少了,補貼面積多,糧補金額也就有上漲空間!
再來說糧價,芮大叔認為今年玉米大漲或許只是一個開始,因為我國玉米對于進口依賴不高,而隨著種糧積極性的降低,種植面積是逐年減少的,這就表明供應量并沒有大幅增加,但是玉米需求卻是連年上升,尤其是養殖飼料恢復上,供應呈現略微偏緊的狀態。
糧食種植有周期性,不是今天種明天就能長出來,所以起碼一直到明年,玉米供應都會有所偏緊,價格上漲或將剛剛開始。
大豆的糧補設定最高上限面積是2019年,其實這也就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,大豆面積不需要再大幅增長了,已經達到現階段一個高位,既然不用刺激大豆面積急促增長,糧補金額想要大幅提升已經不可能。
但還要鞏固之前的成果,所以大豆糧補會一直保持高位震蕩,除非種植面積發生大增、大減,不然變化不會太大,所以種植大豆的農民兄弟在糧補收入上會有一個保障。
再來聊聊大豆糧價,雖然目前大豆價格僅次于2008年的巔峰時期,是最近幾年的最高價,但是咱們要清楚,大豆不管面積怎么擴,主要還是依賴進口,而現在大豆價格突發上漲只是階段性的供求關系不對稱導致的。
所以只要進口量不出現大幅下降,大豆價格將會陸續回落,但比之前幾年還有所略高,還算不錯。
水稻糧補設定的最高上限面積為2016-2018年稻谷年平均產量的85%;2016-2018年平均產量為20920萬噸,芮大叔經過折合85%的結果為17782萬噸。,換算成面積大概在大概在38400萬畝,而19年種植面積就達到了44500萬畝。
這就說明面積已經大大超了,糧補自然要降低!
還有糧價,水稻價格最近幾年一直很低迷,主要因為種植面積多了,供應大了,糧價自然要跌。
水稻最近幾年不管是面積還是總產量一直是多的,已經進入到必須要調控的范圍之內,供應多了,糧補和糧價自然也無法出現大漲的局面。
芮大叔最后說:所以綜合以上的情況來看,可以總結出3大作物未來2-3年的趨勢;
參考資料來源:《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》
請進入微信公眾號
IGO世界糧油展
閱讀更精彩!
版權與免責聲明:
本網站“行業資訊”板塊所刊登文章,若無特別版權聲明,均來自網絡轉載;
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,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;
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。
聯系電話:18011840036;郵箱:499708785@qq.com
廣 州
廣交會展館
2022
12.6-8
第12屆廣州國際糧油機械
及包裝設備展覽會
The 12nd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Grain and Oil
Machineryand Packaging Equipment Expo